正在阅读:石峪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博山头条 / 正文

内容页通栏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石峪

转载 2015/06/18 08:36:31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 作者:佚名 1084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石  峪

    石峪,全名石峪溜,是源泉镇郑家村的一个村民小组,东临淄河镇的幸福溜,北接淄河镇的秋峪,长2000多米,面积约为5平房公里,现住100多口人。
    有人说石峪为十峪的谐音,因为它前后10条分岔,分别各为石岗峪、果枣峪、桃花峪、獾峪、高峪、石皮峪、猪肠峪、天马峪、龙棒峪、没口峪;也有人说,石峪为石鱼的谐音,传说古时候此地发大水,到处一片汪洋,是龙王派来鲤鱼精在此地拱出了一条通往东海的泄洪出口,现在石峪中部的山沟里还真有一块巨石象条鱼。
    十峪之一的桃花峪,春天里漫山遍野并没有多少桃花,为什么叫桃花峪呢?原来是逃荒峪的谐音,桃花峪最里边的山叫王母寨,山上有石屋,有围墙。据老人讲,过去兵荒马乱的年代,整个郑家村的人都到王母寨上避乱,也就是逃荒。因为这里是必经之路,天长日久也就成了逃荒峪了;曾经有一次全村人被土匪围在了王母寨,土匪知道山寨里没有水,想长期围困山寨,让村民屈服,聪明的村民把全村人的尿集中起来,让它顺着山寨的阴沟往外淌,土匪远远望去,错以为山上不缺水,随后解围而去,村民因而躲过一劫。
    石峪溜中有一山岭叫“里五岭”,实为“五里岭”。因为它有10里长,号称前5里,后5里,山上有一条小路,虽小却是源泉通淄川幸福溜的必经之路;村里尚有老人记得,当年日寇进攻马鞍山就曾从这条路上调过兵以及往回运过尸体。这里是敌占区和游击区的分界线,当然更是我抗日军民出入的交通要道。村里有一刘姓老人至今还记得“菩萨司令”廖容标的音容笑貌,因为他家在里五岭下,经常有行人到家里喝水歇息,因而认识了廖司令,据他讲,廖司令有时是农民,有时是买卖人,有时象先生,就是不象军人。廖司令向他讲过革命道理,给他留下过干粮,如果年龄再大一点,他很可能就跟随廖司令参加革命队伍了。
    石峪溜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山洞,如桃花峪、石皮峪、王母寨等都有,但没有开发价值。石峪溜内森林密布,植被丰厚,每到夏季到处鸟语花香,泉水叮咚,峪中的庙前坡,峪内的马石崖,皇古芦顶等地都有泉眼喷涌,真是山间一夜雨,到处是飞泉。


已有0人点赞

内容页尾部广告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