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焦家峪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博山头条 / 正文

内容页通栏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焦家峪

转载 2015/06/18 08:36:31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 作者:佚名 473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焦  家  峪

    焦家峪在石马镇西北方,南北走向,从博山乘12路公共汽车经尖固堆,翻过焦家峪岭便进入焦家峪。该峪呈不规则的“T”字型,南北的一段长约2公里,东西山与山之间仅宽50米左右,东西一段也有2公里左右。最南端是峪口,峪口西面隔二道河与莱芜市的和庄乡接壤,东面是王莽岭中,过王莽岭即进入桥西村的卧龙圈。焦家峪东西北三面是山,面积约4平方公里。峪内有两个村,北面的村因地势较高,故名上焦村,南面的叫下焦村,两村都有500多人口,两村住户大多姓焦,故名焦家峪。
    焦家峪的两侧山上,近年来经过绿化,翠柏满山,梯田层层,有几处果园,以种植苹果、油桃、核桃等为主,山坡上、地堰边是一片片的花椒树。下焦村西面山坡上和上焦村西北面的山头上有大片的红叶、流苏(油梗)树,晚秋时节,红叶满山,层林尽染,非常漂亮。焦家峪西面的山顶,村民称作寨顶,过去曾有一片很大的建筑群,面积约4000平方米。访问村内80多岁的老人时,他们也说不上建于何代,在解放战争时期,村民害怕被国民党军队占领,由两村村民拆除,现仍存墙基。焦家峪的西面是响泉峪,东面叫娄峪,东北方向有一山峪,俗名“老狼窝“,属原山林场管理。博(山)石(马)公路穿村而过,交通非常方便。
    在下焦村以南的地段,有一条小石河。夏季雨水丰沛时,从响泉峪中流出的泉水与从上焦村流出的山水在下焦村南边汇合,经石河向东南注入淄河。过去,焦家峪人吃水非常困难,靠修建水池屯积泉水、雨水供人畜饮用。在两村中间的峪西山脚下有一个圆形水池。水深10多米,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两村的主要水源地。在水池北面约30米远处的石堰中有一石洞,当地村民叫做“云窟窿”深不可测,洞口直径约1米,夏季雨水旺盛时,此泉便会向外喷水,沿着峪底的农田一直流到下焦村南的石河中,有时因泉水特大会冲毁地堰,冲坏庄稼。据一老人介绍,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村内曾有人想利用此泉之水做酒,并派人下到井泉内,用沙毡铺底,青石砌了泉口,但目的没能达到,仍是夏季喷水,平时干涸。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两村各修水池一个,分别蓄水,上焦村所建水池在村西北山脚下,长20余米、宽6米左右,深约5米。下焦村所建水池在原来的圆池南面,长30多米,宽10多米,深6米多。七十年代两村都分别打出了机井,修建了供水管道,基本解决了吃水困难。过去,焦家峪村民的住房大多建在峪两侧的山坡上,路窄坡陡,近年来,随着群众生活水平逐年提高。过去地势较高的住房大多废弃不用,调查时,走在林荫下的石板路上,欣赏路边的千年古槐,别有一番风味。若能重新开发,必定是很好的旅游资源之一。


已有0人点赞

内容页尾部广告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