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范泉
转载
于 2015/06/18 08:36:31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
作者:佚名
363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范 泉
范泉位于范公祠院中心,为长方形,长6.7米,宽5.4米,深2.6米,周护石栏,东拦板上刻篆书“范泉”二字。昔日,泉出地表,水势涌盛,泉出贯珠,汩汩上冒,洁净透明。《续修博山县志》载:“范泉,出荆山麓范文正公祠堂下,祠前临秋谷,涧道迥合,其泉下流入涧,平流过后乐桥上。”相传因宋朝范仲淹幼年随母改嫁于邹平长山,曾来范泉边读书,原有范公晒书台,在此留下先哲遗迹。上世纪80年代,范公故里江苏吴县政协出专辑,曾来此访察,并采用范泉照片。由于先哲盛名,更给这长年不竭的清泉,增添了浓厚的文化色彩。范泉昔日之盛景,有关史料这样描述:
“荆山南麓,清泉上溢。泉上建有范公祠堂,籍以敬仰 前贤示范后世。范泉水自底涌,累累若贯珠,忽大忽小,忽 聚忽散,忽缓忽急,满池珠玑,晶莹夺目,和济南珍珠泉确 有异地同景之概。泉旁存石刻‘山高水长’四个大字,明淄川人张中发以水荭花根濡墨醉笔,词极切合,字尤天骄若龙,莫可端倪”。
泉水流向,“范泉出源,分而为三:一南入钱氏园林,西落于涧;一北入怡园,经凉洞亭,南落于涧;一沿石梁西流入城。石梁横跨谷上,平行泉水”。清吏部尚书孙廷铨也著文曰:石梁上下,南涧北流,东泉西逝,宛成十字。
以上记载便是昔日山城堪称一绝的“桥上流水,桥下行人”的佳景。范泉之水,盛发之时,人坐桥上,耳听水声潺潺,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