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观
转载
于 2015/06/18 08:36:30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
作者:佚名
1515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白云观始建于宋元年间,历代皆有重修的记载,建筑位置风景优雅宁静,北靠东顶山,西有土岭相围。东是坡沟,南通村内。50年代初,观内古柏参天,绿荫溶溶,空气清新,潺潺流水,景色十分秀丽。白云观掩映在青山绿树之中,别有一番钟灵毓秀的气蕴。白云观分上下两个院落,上为吕祖庙、下为"三清殿",其建筑式样与北京白云观相同,只是规模较小,所以人们称这里的白云观与北京的白云观为姊妹观。相传安上白云观是北京白云观主持人邱处机的入室大弟子韩厂洋所建。
观前有一座影壁,砖砌而成,壁顶有兽脊怪纹。门前有台阶数级,两侧有坡石滑槽,青石雕狮分座大门两旁。大门两厢右钟楼、左鼓楼,十分壮观。从大门到五殿的庭院两边有数株直径约三尺的古柏。白云观正殿座北朝南,梁柱均系优质木材,由于与北京白云观关系密切,传说安上白云观大殿镀金凸字对联是从京城里弄来的,上联是"岐山彩凤双献瑞,雄鸣六,雌鸣六,六六三十六声,声声闻于天,天生皇帝,万圣题纲",下联是:"洛水灵龟两呈祥,阴得九,阳得九,九九八十一数,数数归于道,道称天尊,百神领袖"。上下两联共六十四字,连同横批"道教之宗"共六十八字,字不仅写得好,其文也佳,并且在平仄、对偶、叠字的运用上都很贴切讲究,具有相当的概括力。巧用数数哲理引出了道教的地位和涵义,暗含邱处机与成吉思汗的关系。对联中的皇帝,显然是指成吉思汗,"百神领袖"泛指道教,实则指邱处机。
三清殿供奉的是"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及其它铜铸神像,不仅殿内塑像神采逼真,琉璃屋瓦金碧辉煌,且大殿内的壁画 《三国故事》,"水淹七军"、"挂印封金"、"华容放曹"等画面,画技高超,形象栩栩如生,神采奕奕。大殿两侧为厢房,是议事场所。观内两侧空地立有许多碑喝,大都在"文革"中遭到破坏。 白云观上院为吕祖庙,两院有石阶相通。吕祖殿依土洞而建,座西朝东,庙前一面,上方用青砖雕花垒砌而成,两上角有栩栩如生的蝙蝠,雕花垂柱;下方是用12块打制精细的青石,扣筑而成的月门,门棉上方的"紫府清都"四个篆字十分显眼,进月门即是供奉吕祖的神台,再向里走是两条深不可测的土洞,相传这是韩广洋修练的土洞,洞直通东海,在夜深人静时能听到海涛波浪声。观内有个道士好奇,曾挎一篮子蜡烛想探个究竟(有说挑一担蜡烛),只走了不长一段路程,便烛尽摸黑而归。此传说不足凭信,土洞现已塌陷堵塞。
吕祖殿两侧有南北配房,院内有一水池,约五米见方,院中曾摆过许多奇花异草,现院中仅存银杏树一株。
50年代后期,安上的白云观逐渐衰颓,名贵花卉被搬走,几十株粗大的柏树被砍伐,白云观大殿被拆除,昔日香火极盛的白云观现只有几段残墙断壁供人凭吊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