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内容页通栏
葫 芦 峪
葫芦峪位于博山开发区辛庄村西,距博山城15公里,峪长600米,耕地10亩,总面积80亩。传说“八仙”中的“铁拐李”到瑚山除妖,在黄草坡休息时,因百姓劝酒过量睡在了坡上,将酒葫芦歪倒,压上的的印形成了像桠柚葫芦似的这条峪,因此得名。又曰,山峪上宽下窄,形似葫芦,故名“葫芦峪”。葫芦峪植被丰厚,树林繁茂,整个山峪被林木覆盖。主要树种有柏树、杨树、枣树、柿子树、杏树等10余种,峪内盛产紫胡、黄岑、志远、何首乌等中草药,兽类有野兔、獾等,鸟类有喜鹊,麻雀、啄木鸟、斑鸠等数种。
这里山林幽静,空气凉爽,气候宜人。峪中有山洞4处。峪口有一山洞,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群众采石时发现,山洞挖出后,从洞口向外冒出缕缕青烟,10余天不间断,不少群众啧啧称奇,后洞口被人填埋,奇特现象消失。峪中路旁有一“水洞”,深20余米,宽5米,洞中长年有水,据村人讲,洞水为常年雨水蓄积而成,深半米余,投石能听到隆隆的声响。
水洞上方不远是“獾洞”,深40余米,宽2米,因常有獾出没,故名。峪顶悬崖处便是当地称奇的类似动物厅的“石屋洞”,又称“龙虎洞”。洞在松柏倒挂、灌木斜生的l0米高的悬崖下,长38米,宽15米,高7米,开阔明亮,空气清新,冬暖夏凉,洞口砌有石堰。洞内有两大奇观,一曰“老虎推磨”,居洞之左。在巨大磨状石笋之后,探出一斑斓猛虎,形似推磨,煞是逼真。二曰“苍龙守水”,居洞之右,平视只见一条巨大的苍龙,从岩石洞中腾空跃出。龙身下由几根石笋支撑着,十分惋惜的是,那目鼓角跷,顺卷嘴张,牙锐舌尖的龙头,已被损毁,失去原貌。此洞战争年代常有群众在此避难。
葫芦峪顶西侧为博山有名的瑚山,这里主峰突起,险峻挺拔,高603米,四周分布六岭五峪,葫芦峪为其一。整个瑚山方圆30余平方公里,瑚山与泰山、千佛山呈鼎足之势,相距各180公里。山间建有瑚山庙群,这里有“古戏场”、“观景台”、“南天门”“山神堂”、“玉皇宝殿”、“佛爷塔”、“石钟亭”等庙宇景观,庙群间有碑碣、石刻20余座,多数为宋、元、明、清历代所立。其中“瑚山四至”碑系光绪廿年四月初三日淄川知县董华所立,现仅存10余座。山前山后,翠柏成荫,枫树遍野,景色秀丽,有着深厚的历史人文价值。
内容页尾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