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北凤山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博山头条 / 正文

内容页通栏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北凤山

转载 2015/06/18 08:36:30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 作者:佚名 338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北 凤 山

  北凤山,位于山头镇马公祠村,是马公祠村的风景山之一,主峰海拔高度536米。山峰陡峭,气势雄伟,险要的悬崖峭壁上有历尽沧桑的老侧柏。山顶建有一山寨,是村民历史上躲避战乱的藏身之处,而今只剩残墙断壁。北凤山居凤凰山支脉,南北两山由东往西沿马公祠村两侧延伸,称南、北凤凰山,北凤山又称北凤凰山。
  北凤山居石灰岩构造,西南相对的东南峪顶为花岗岩构造,北凤山脚下的马公祠村就坐落在两大地质构造明显的分离带上。村西为沙山地,地表水丰富,有一长泉,流水常年不息。博山城区多晨练者,每天早上步行或骑车前来取水。村东头为石灰岩,曾打一机井,因水量较小难以发挥效益,两大地质地貌造成马公祠村不属富水地区。
  北凤山主要植被为侧柏、刺槐等树木,林果业有樱桃、杏、桃、花椒等经济树种,马公祠樱桃上市早、品质好,远近闻名。中草药为丹参、黄芬、远志、柴胡、紫草、何首乌等。坐落在北凤山脚下的马公祠村,村民没有马姓人家,据村民介绍最早的有姓储大户,以后外迁,明清时期李家、盛家搬来。据传,唐朝初年唐王李世民东征,来到西山峪休息,唐王的青集马脱僵不见了,马倌急得晕头转向,整整找了三天三夜,最后找到马后,因饥渴劳累而死,为纪念他,村民就在村西山峪建了祠,他因干马倌没人知道他姓什么,因此就叫马公祠。
  马公祠村村民从六十年代开始在政府领导下,植树造林,开展大规模的小流域治理,使其自然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村东头有两交通要道经过。一条是205国道的博山西过境公路,在山南的凤凰山上建有博山历史上的第一公路隧道--马公祠隧道;另一条是最近新建成的博莱高速公路,在凤凰山上建有现代化的双孔公路隧道--凤凰山隧道。进入马公祠村,由博山西过境路西进,穿过博莱高速公路,就行进在马公祠村新修的柏油、水泥公路上,路两旁山湾交错使公路形成多处S型,马公祠村就坐落在群山怀抱之间。马公祠村山川秀丽,绿树成荫,山峰相连,沟壑纵横,碧绿如洗,环境优雅,交通方便,离城区较近,是一处可供开发的新景点。

已有0人点赞

内容页尾部广告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