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九龙峪吕祖庙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博山寺庙古树大观 / 正文

内容页通栏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九龙峪吕祖庙

转载 2015/06/18 08:36:29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 作者:佚名 778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域城镇伊家楼村地处博山城西三点六公里处,村西二里有一名为九龙峪的山谷,峪中有吕祖庙一处,据庙中碑文记载,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九年。 

九龙峪呈东北西南走向,峪深千米左有。入得峪来,首先
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翠绿,满峪皆为刺槐、山榆、翠柏、黄栌等树木,树下灌木丛生,树冠枝繁叶茂,浓荫蔽乱 不见蓝天。更为奇特的是,山葡萄在这儿长势格外旺盛,藤粗如臂,盘绕在林木上面,间或垂到地上,编织成天然的篱阵,形成独特的山林一景。如此好的植被覆盖,是与当地人倡导封山造林分不开的,现存清同治十三年封山碑一块,可见此处绿化由来以久。
林中小道,曲径通幽,不远即有三四步台阶。顺山谷走势曲折而上,攀上三余里,眼前出现一道陡峭石壁,形如张屏,高50余米,倾度在80度左右。石壁下方有一天然洞穴,洞口长7.5米,高3米,进深4.1米。洞口呈一不规则半圆形,吕祖庙即建在此洞中。庙以山洞为主体,取洞中段较高处在两侧砌石墙,后墙取石洞之天然石壁,石壁有人工开凿的痕迹,较为平整,离洞口出来1米左右是庙的前墙,上面依崖建有前出厦,上覆小青瓦。原庙已于文革期间被毁,现仅存洞内的断壁残垣。从遗址来看,庙的面积在15平方米左右,据说当年庙内供有吕祖神像。
庙前原为陡坡,人们在建庙的同时,筑起高约3米左右的石墙,使庙前形成长约22米,宽12米的院落,院落四周砌有围墙,但围墙已大部倒塌。院内植有各种树木,现存完整石碑3块,分别为清嘉庆十五年、道光十九年、宣统二年所立的重修碑,从碑文可以看出,吕祖庙历代重修,已颇具规模,不但有殿宇,而且建有道房,但现在这一切皆荡然无存了,院内仅剩乱石、瓦砾与断碑。
关于九龙峪吕祖庙的传说很多,《博山县志》载"西冶街某,因岁暮债务丛集,避居于九龙峪吕祖庙中,擎一壶酒而往,家人不期也,四出踪迹,月余始得之,因共还。然月余不食,人咸异之。某日自居庙中,即昏昏不辨晨夕,每饥渴即饮酒,月余以来,惟恃此耳。言己,视其壶则空空矣。危而能安,知为神佑,由此奉吕祖益虔。"民间也有类似吕祖显灵的传说。
现九龙峪已辟为旅游区,正着手进行开发,相信不久,吕祖庙即能恢复其昔日之风貌。


已有0人点赞

内容页尾部广告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