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内容页通栏
岭西村, 博山经济开发区下辖村,位于博山城西部,距博山城八公里。
禹王山下,避暑胜地,被淄博驴友评为博山最美乡村之一,古颜山八景“禹王积雪”就是说的这里。
从2014年开始,经过两年多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原来淤积的河道被清理,今天这美丽的乡村又增添了新的景观“禹山湖”!
摄影:望月
摄影:望月
看这蓝天
白云
碧水,
想要醉氧吗?快来吧!
颜山八景之“禹王积雪”--
据《颜山杂记》载:“禹山去城西十五里为王大岭,四望层峦起伏,淼淼如连波,孤峰杰立万山之表,时有云气浮浮,带此苍岫,雨则先起,晴则后散,城中之雨候也。”
原山,又名饴山,马耳山,盖自明之中叶,在山巅建有禹王庙,土人相呼为禹王山,习俗然也。此山自泰岱经莱芜由青石关以西入博境,北连长白山,皆原山脉也。《水经注》载:“原山之水东流为淄,西流为汶。”其实在青石关以南莱芜境有分水岭,即淄汶二水的发源,原山至博境乃独出一峰耳。原山之主峰,两峰并峙,南高北低,每当雨霁云开,风日晴和,遥望岱宗,近在目前,岱宗以北诸山惟此峰高,连岱宗之半,其它无此比也。
禹王积雪 摄影:林三
“禹山积雪”即两峰之间下即悬崖,幽谷深邃,仰不见日,所以冬季积雪,至夏初有时未尽,游人至此,虽在炎夏,亦不知暑。该处山谷连绵,迤北夹山,龙塘一带,春季草木萌芽时,晚于山前半月,土人相呼为“小关东”,意其冷也。尤其在王大岭一带,皆系悬崖峭壁,羊肠小道,堪称有蜀道之难,冬季每遇风雨交加,行人怯步,土人有谚云:“王大岭上失了脚,姚家峪里找人。”言其险也。该处在抗灾备荒是,吾乡赵氏母女前往莱芜换粮至此,适遇风雪,冻馁不堪,失足落于山谷中,挣扎不出,即冻死于谷中。今则由姚家峪至牛角及莱芜一带修建公路,从此西山居民无冬季行旅之厄也。
禹山湖美景
禹王山之主峰崖,有禹王庙,系建于明季中叶,庙门南向,大殿三楹,正尊为禹王,东西配殿各三楹,门外南殿一楹。
北峰为圣母庙,门西向、阁式、东殿三楹祀圣母,南北配房各三间,向为庙祝所居,自经兵燹及“文革”,现皆瓦砾,仅存遗迹而巳。圣母庙石柱上对联,相传为赵秋谷先生所书,余记其半联云:从来圣母自天中。
岭西溯源--
民国十六年(1927年)《王氏族谱》载:“始祖原籍北直隶真定府冀州枣强王家洼人也。大明洪武三年奉旨给银碗,迁居山东济南府泰安州莱芜县东北四十五里南苗山庄卜居焉。六世祖迁颜神城南山头庄。十世祖自山头迁西山王大岭西,至今已传十五世。”据此,清代以前已形成村落。另据村民王德公讲:王姓迁此前,就有另一王姓早在此定居。清乾隆八年(1743年)《续修淄川县志》已有“岭西”村名的记载。因地处王大岭以西,故名“岭西”。
内容页尾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