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天堂寨漫笔
投稿
成龙之龙于 2020/09/24 15:51:30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孝妇河畔
作者:李法德
481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天堂寨位于黑旺镇东井村以东的山岭中,海拔509.4米。山上植被完好。一眼山泉隐在两棵高大的银杏树和几棵树杆黝黑、枝叶茂盛的柿子树下,泉水从洞内的石中溢出,,垂直而下,汇入池中。泉水清澈见底,甘甜可口。泉水含多种矿物质,比一般水重,当地老百姓说,泉水不但能解渴,还能治病。是传说中的“金茶壶”。在对面的山上还有一泉,叫“银茶壶”。再绕山转谷、曲曲折折的前行数里,便是主峰。天堂寨在我们黑旺镇这一带是比较有名气的一座山,在一九O四年的五一长假期间我曾光顾过。十五年过去了,天堂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当时游了天堂寨之后,曾在《淄川工作》报上发表了一篇游记《游天堂寨》。现在读来,十五年的往事也都涌上心头。
一、十五年前的游记
久慕天堂寨今天终如愿。母亲在二姐家,受二姐之邀,我们兄弟姐妹分别从淄川、张店奔赴黑旺镇东井村一是去看望母亲,二是去吃全羊。二姐夫宰杀了一只七八十斤的黑山全羊,劈柴烧火忙得不亦乐乎。羊肉出锅需要两三个钟头,二姐提议让我们去天堂寨一游,我们一行十几人有外甥小龙带路。出了二姐家,往东走不远,一个陡峭的山坡挡在面前,山坡上错落有致地住着一些人家,房屋顺坡式而建,北屋居多大多是瓦房,院落收拾得也很干净。爬上坡也就出了村,小龙指着东北方向说:“看,那就是天堂寨,再过两个山头就到了。”“呀,那么远,还不有五六里路?”冲啊"!孩子们说完就蹦蹦跳跳地跑远了。爱人生在平原,山路走得少,慢慢地我们俩落在了后面。爱人对山上的一草一木都很好奇,问这问那,不知不觉我便当起了她的导游。这是荆花,那是山榛;这是防风,那是丹参;那漫山遍野青翠欲滴又粗又大的是柿子树,秋天的时候,橙黄色的柿子坠满枝头,给山民们带来无限的喜悦,柿子还出口换外汇呢。爱人听着听着突然问道:“人家都办桃花节杏花节,这里咋不办柿子节呢?”
我说:“将来肯定会的”。一阵清新的山风吹来孩子们的笑声,抬头望去,他们已经爬到了天堂寨的山腰,还时不时地催我们快点。沿着崎岖的山路往上爬,脚下野花争艳,乔灌丛生,蓊葱郁绿,目不暇接。穿过茂密的松林,快到山顶的时候,见一石庙,高不过两米宽不足三尺,用整块条石垒成。再往上走不足十米又见一外形相同的石庙。这样的小庙共五座,“人”形的排着。里面供奉着不同的神仙。山顶有一座更大的庙-玉皇庙,玉皇大帝端坐其中,身着信男信女缝制的新衣,给人一种阴森的感觉。

玉皇庙的稍北有四棵粗大的松树,大家在此合影留念。说来也怪,天堂寨四周山高坡陡,但山巅确是出奇的平坦,且有厚厚的黑土,长着一片茂盛的蒲团草,整个山顶活脱脱一个大草甸子。天堂寨北麓是密不透风的刺槐林,一片片的槐花像云像雾,蜜蜂飞舞发出嗡嗡的声音;山的南坡是挺拔的松林,山风一吹,松涛吼鸣。草甸把刺槐和松林截然分开,泾渭分明。山顶西端有几间草舍,挂一招牌-天堂寨酒家。几处茅草搭成的凉亭不时飘出酒香,几位游人酒足饭饱之后躺在吊床上荡来荡去,悠哉乐哉。
漫步于百草吐绿、山花飘香的天堂寨,身心轻松愉快。举目北望,齐鲁石化高耸的烟囱和鳞次栉比的楼房尽收眼底。抬头东眺,被淄河阻断的青州市的群山延绵起伏,绿树掩映的村庄若隐若现。西面南面峰相依山相连,苍松翠柏山峦叠嶂的是淄川的国营林场。天堂寨是一座山寨,更是一块界碑,天堂寨的北坡是临淄区边河乡坡子村,西岭南坡是淄川区黑旺镇东井村。地处淄川临淄青州三地交界,它既象一处古寺庙遗址,也象一处古战场遗址,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初登此山,无不为她的壮美所折服,漫步寨顶,心旷神怡,留恋忘返。
艳阳高照,山风习习,不知不觉已过中午。手机响起,是二姐告知羊肉出锅,只得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天堂寨。回村路上思绪萦绕,我们还会再来的,等到这里举办柿子节的那一天。
二、六百年前的传说
传说天堂寨是唐赛儿所建,因而又叫唐赛儿天堂寨,山也由此而得名。唐赛儿是明初农民起义女领袖,山东滨州蒲台(滨城区)人。家境贫穷,自幼随父习武,年纪轻轻就武艺超群。那时山东连年灾荒,加上长期战乱,人民吃草根,啃树皮,生活十分贫困。朝廷修运河、筑宫室,徭役不断,征敛不息,人民生活陷入绝境。唐赛儿的父亲被抓去服劳役之后,她与丈夫林三随群众冲入官府要粮吃,林三惨遭杀害,其父也悲愤而死,母亲病饿身亡,她忍无可忍,决心率众起义与官府拼命。
她利用白莲教在社会上的广泛影响来组织群众,自号“佛母”,称能预知未来,并能剪纸为马,撒豆成兵,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威信。她不辞劳苦往来益都、诸城、安丘、莒州、即墨、寿光等州县发动群众。永乐十八年(一四二O年)一月,她率领部分群众来到益都西南山区的卸石棚寨驻扎,发动了震撼明王朝的农民起义。她率义军一举攻克军事重镇青州,夺取武器,开仓赈民,然后胜利返回山寨。青州卫指挥使高凤率兵追击,被埋伏在山峪中的义军团团包围。夜间,唐赛儿的人马突然发动袭击,高凤丧命,千余名官兵被歼。
山东地方官吏惶恐不安,三司联名报警。明成祖朱棣大为震动,立即派遣官员赶往卸石棚寨招安,但遭唐赛儿坚决拒绝,朱棣又派安远侯柳升为总兵官,山东都指挥使刘忠为副总兵官,带领5000人马前来镇压,把卸石棚团团包围。唐赛儿派人到敌营!诈降,夜间突然向防御薄弱的敌营猛攻,打得敌人晕头转向,仓惶逃窜,都指挥刘忠中箭身亡。天明柳升得知中计,急带大队人马前来镇压,但义军已不知去向。
唐赛儿哪儿去了呢?原来唐赛儿早在秘密活动期间,就选好了另一处地方,就是今天临淄区金山镇的二龙山。这山非常奇特,最高处是南北纵向排列的五个险峻山峰。峰下又是连成一体的相当平缓而开阔的山岭,山岭往下四周几乎是数丈高的悬崖峭壁或陡直的山坡。山坡下的西、北、东三面有清清的流水,只在山西南面有条经人工开凿可以通行的山路。整个山体,从山顶到谷底全是古树参天,草木茂盛。山上有一个小寺,叫安乐寺,是边河寺高僧们辟谷参禅和消夏避暑的好地方。
唐赛儿她们首先以虔诚的佛教弟子的身份,取得了边河寺高僧道宏和智远的信赖。边河寺是历经唐宋元三代几百年的古寺,它占地数十亩,有高大的楼房,宏伟的殿堂,宽阔舒适的僧房,还有十几亩菜地。在寺的东南角和边河村东南沟还有两片墓地,坟冢垒垒,石塔幢幢,松柏茂密。周围村庄还有百余亩寺田,有几套大车,十余匹马。它规模宏大,财力雄厚。道宏和智远二人是边河寺的方丈和主持,在青州甚至山东一带很有名望与影响。
二人在扩建安乐寺的名义下,开始了他们理想天堂的实验与建设。实际的设计人与顾问是林三的族叔林慕齐。林慕齐是蒲台一带有名的读书人,他对管仲非常崇拜,特别赞赏“九惠之教”的设想。他认为在安乐寺及附近村庄能实现“九惠”的设想就是建成了人间的天堂,于是就将安乐寺改名为天堂寺。在天堂寺的建设中以实施“九惠”为目标,相继在原小寺周围的山岭上建设了敬老、慈幼、惠医等九馆。
天堂馆的建成和“九惠”措施的实施,受到当地人民群众极大的欢迎和拥护。他们欢欣鼓舞,感激涕零,视天堂寺馆为天堂。当唐赛儿兵败,回到寺院避难时,寺馆人员和当地群众都是豁出生命保护她,几十年内半点风声没有走漏。官兵也曾多次来打探,但一点消息未得。也曾多次派人到寺馆搜查,唐赛儿也都是在群众掩护下秘密脱险。她一直平安地在这里生活,直到85岁,无疾而终。当地群众为纪念她,后来就把天堂寺改为唐赛儿天堂寨,简称天堂寨。
在我的记忆里或内心深处天堂寨就是黑旺镇东井村的山寨。然而,时过境迁,天堂寨已经被临淄区开发为一天堂寨景区,十五年前的边河乡,也已改名为金山镇,当年的黑旺镇也与寨里镇合并改为寨里镇,《淄川工作》是区委区政府主办,在全区范围内发行的党报。也由《淄川日报》《淄川报》改为现在的名字。我作为此报的优秀通讯员也于今年六月退休,成了一方云游闲人。当年爬山的那些十几岁的小顽童也都成家立业,外甥小龙已是两个儿子的爸爸,当年的我曾信誓旦旦地说,天堂寨我还会再来的。但由于身患小疾,希望也变成了奢望。真乃时运不公,造化弄人。但听东井人说,东井村这边也修好了通车的路。正在进行着有序的开发,值得欣喜的是天堂寨,通过政府和个人共同投资开发,已经变成了一处旅游圣地,早已升入天堂的唐赛儿看到人间盛世太平,人民安居乐业,处处歌舞升平,定会感到欣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