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还翟元会(翟三胡)一个清白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博山头条 / 正文

内容页通栏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还翟元会(翟三胡)一个清白

原创 成龙之龙2020/07/04 21:47:57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 作者:张敦伦 1687 阅读 0 评论 219 点赞

作者:张敦伦

从六十年代初,我开始研究调查西河河南翟元会(翟三胡)家,断断续续也有几十年了。


起初总认为翟三胡不可能象民间传说的那样坏,无恶不作,从头坏到脚后跟的恶人,但只是疑虑,没有任何依椐及调查论证。从文化革命前几年,我就着手走访调查,有关西河翟家的史料民间传说,街头巷尾乡邻口头议论。同一件事,上下左右对比论证,取得些收获。


    首先对翟三胡在其尚书府园内水井旁冬天泼水撒小米,让周围乡邻小脚妇女去担水跌倒看热闹取乐一事,进行调查。


河南村的离休老干部翟作恩向我介绍说:“我们村从古代就没有水井,百姓喝水要到三里多远的南头去挑水。翟元会家的尚书府内更没有水井。就是最近几年,尚书府拆除学校搬迁,挖地好几尺也没发现有水井的痕迹。说翟元会井台冬天泼水撒小米,让小脚妇女去挑水跌倒看热闹取乐一事,纯属编造污蔑,给翟元会泼脏水。


第二件事,关于翟元会把干涸漏泉用生铁汁锢漏住一事。我专门采访了西坡地村地质水文专家,工程师张记昌老师,(张记乐老师的哥哥)他向我介绍,编造这个故事的人,起码的社会常识没有。他不懂上千度的铁汁倒进冷水中起什么反应。热铁水遇冷泉水是会爆的,永远堵不住泉头。再者,炼铁要有设备,而且必须在泉头的附近不远处。那个时候能办到吗?此种说法骗造的太荒唐了。


张记昌老师为了进一步证实他的论点的正确,不顾年迈体弱,和我走遍了西河的西山,特别是这个故事的发生处。没有找到一点被堵的泉眼的痕迹。现在三泉山上几个泉子照常有水常年不断。谣言随着时代发展没人相信了。


博山及周边地区都有"半夜娶亲"的习俗,传说是翟三胡若得祸。经多方查证,此事的编造者有意移花接木,污名翟三胡。笔者查阅博山实验中学校长,徐传国老师的"博山文化现象中误识与错论"中明确指出,半夜娶亲自古有之。颜文姜的故事,寅时娶进颜家女,卯时死了郭家郎的记载。说明很早以前,翟三胡还没出生的前几个朝代,博山就有半夜娶亲的风俗。大半个山东,远至云南贵州等地也有半夜娶亲的风俗。凡坏事恶事都成了翟元会做的事。椐史料记载,明未清初,依然弃官归里,不为清朝做事。在京的许多好友劝其回京做官,他一一拒绝。家乡遇灾颗粒不收时,他开仓赈济乡亲,做了很多善事,他刚直不阿,不怕得罪人,主持公道,在族家中威望很高,因此也得罪了不少人。在他死后,这些人便无中生有,歪曲编造事实,往翟元会身上泼脏水,污辱其正直的人格。


再者,关于翟元会为了霸占姪女,被嫂子告发,皇上让其揣着金碗要饭,饿死后将头割下,换上金头下葬之事。这个故事更不成立。揣金碗要饭,能待多久,就会被人抢走。死后换金头,谁支出这笔费用。皇上能给这样一个犯人出这样一个金头吗?族家出得起吗?即便支得起,不怕盗墓吗?我在文革的六六年,曾亲眼目睹此事。当时翟家林的石人石马石碑被当作"四旧"推倒砸烂了。林中的那堆大坟也被挖开了,椐说是翟三胡的坟。挖开后人们纷纷进去参观。我当时在西河煤中,有幸也进到墓中看了看。没有金头,只有一具完整的白骨,头盖骨上还能看到头发。翟三胡死后換金头一事,也是谣传。那个守墓看林的白发老者,也不知迁送什么地方。我很想念他老人家,因为我们到那里玩时,如果口干了,老人揣出水来,让我们喝,我们之间很友好。


还有好多关于翟元会(翟三胡)的传说,不实的成份很多,多数是造谣污蔑。


历史发展到现今,应当给翟家一个交待了,还翟元会一个清白。


已有0人点赞
新房

内容页尾部广告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