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博山人六十年代学二胡的美好记忆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博山头条 / 正文

内容页通栏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博山人六十年代学二胡的美好记忆

原创 成龙之龙2020/05/01 22:38:09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 作者:阎乃恒 411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上初中一年级时我便爱上了拉二胡,记得当时从博山大街旧货委托部花十二元钱买了把二手二胡,那时我的同桌学的是京胡,他比我早学几年,上初中时已拉的很好了,我们俩算是一唱一合有了共同语言。


那时学二胡就象着了迷一样,在学校里背简谱记歌词,在家里有空就抱着胡琴拉个不停,因为在学习中,拉出来的声音用现在话说就是"扰民",因此,每次在拉胡琴之前,我用一根筷子当二胡码子,这样发出的声音就压低了。那时,因为学习拉二胡,学习成绩一度下滑,考试成绩有的刚刚及格,因此,经常受到老师的训斥。


经过半年多的刻苦学习,一些熟悉的歌曲基本上能演奏下来。记的当时经常拉的歌曲有《北京的金山上》《洪湖赤卫队》插曲,《看见你们格外亲》《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学习雷锋好榜样》等一些革命歌曲,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地各单位都成立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一时间革命歌曲唱响了祖国大江南北,以后又用毛泽东语录谱曲,推出了一批新歌,比如:下定决心,不怕牺牲,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大海航行靠舵手等等。这个时期,我所学的二胡有了用武之地。
1967年我们村也成立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村里为宣传队购置了锣鼓,二胡,京胡,笛子,月琴,板胡等等。

我这个搞文艺的"半瓶醋"在村里的宣传队成了骨干,那时年青气盛,真有股出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又是搞编剧,又当导演,又拉二胡,也吹笛子,偶尔还上台当回演员。那时我们演出的节目多是自编自演,有快板,山东快书,小合唱,女声独唱,还有当时盛行的《老两口学毛选》《逛新城》女声独唱《看见你们格外亲》男声独唱《我为祖国献石油》女声表演唱《洗衣歌》等等,基本上都是那个年代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节目。我在村宣传队用的二胡一直保存至1995年,拉二胡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2010年退休之后的10多年间,我除了写写书法,另外也搞点民俗摄影,茶余饭后拉拉二胡。

几十年过去了,现在回想起当年学拉二胡的趣事历历在目。生活是美好的,记忆是永恒的,让我们以乐观之心态拥抱世界吧!


已有0人点赞

内容页尾部广告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