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内容页通栏
上周因工作关系,
从德州武城辗转到临清,
再到江北水城——聊城,
一路看尽别样风貌,
快意于江湖。
武城不大,但也算历史古城,
也许别有洞天,内有乾坤。
于是寻问一位老大爷:
您这有啥著名的景点?
大爷问:姑娘从哪来啊?
我说是淄博博山的。
大爷连连点头:
淄博好地方啊,有山有水。
我心中顿感满满的自豪。
最后大爷告诉我:
这真没啥好看的,
有一个弦歌湖,你去瞧瞧吧!
弦歌湖,好小的一个湖,
还没有咱五阳湖四分之一大,
我只能呵呵了,
但她却有一个悠久的故事历代传颂着。
春秋鲁国时,
孔子的学生子游是武城的小县长。
孔子游历到此,
听到处处弦歌,礼乐不断。
就问:治理这么小的地方,还用礼乐?
子游说:老师您曾讲——
君子学了礼乐,就会互相敬爱,
而我学了礼乐,就会听您的话,
让我的城民也要唱着歌,
互相敬爱。
瞧瞧,这马屁拍得!
但聪明的子游也用从孔子那里学到的知识,
治理了一方水土,
城阜民安。
值得一提的是,
湖畔就是古贝春集团酒厂,
做为大博山塑造的一个小酒鬼,
打点酒回去是必需的。
古贝春大街西首有几家销售点,
里面品种太多,酒香弥漫,
倒难为了我的鼻子和嘴巴。
到达聊城时,天色已晚,
天气骤变,雾霭浓重,
再加上品尝了酒后醉意上头,
只能草草找了家客栈住下,
一夜无梦,
期待明天的古城之行。
昨夜雨疏风骤,
清早便是浓雾一片,
心情有点落寞,
但这样也好,
古城笼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令人遥思。
这时,我也看了看入住的客栈,
冬天是淡季,没多少客人,
所以老板给了最优惠的价格,
客栈里古香古色,有不少老物件,
但硬件设施老化,舒适度一般,
所幸,出门便是古城了。
有“水上威尼斯”之名的聊城,
水城交融,城河相连,
她的水不像孝妇河,淄河那样,奔腾跳跃,
在山川阔野间,飞溅如蛟。
她的水更像是一阙宋词:梦江南
春来江水绿如蓝,
冬窗暧暧意阑珊。
温婉绵软,柔情汩汩,
仿若走进了小桥流水的古镇,
慢慢生活,
时光慢慢。
古城四通八达,
怕迷了路我们只沿着主路行进,
沿街商铺栉次鳞比,
却因为淡季或是经济原因异常萧条。
一路上遇上了一座青石牌坊,
看了古时的县衙和仓衙,
还有范筑先将军纪念馆,
大致了解了一下聊城战役,
收获满满。
到达古城中心,
眼前豁然一现,心中震撼:
一座气势宏伟的古楼,
傲然屹立于青天下,
渺于苍云,
睥睨众生。
这就是中国十大名楼之一的光岳楼。
光岳楼亦称:
余木楼、鼓楼、东昌楼,
始建于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元),
公元1496年,明考功员外郎李赞,
来这里见此楼蔚为壮观,却落莫无名,
便取名”光岳楼”
取其近鲁有光于岱岳之意。
1988年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享有“虽黄鹤、岳阳亦当望拜”之誉。
天气太糟糕,
拍不出大片,
所以,去看光岳楼一定要选对天气,
因为足够震撼,
是我见过的众多古建筑里面,
保持比较完好的,
没有多次翻新的。
老祖宗的东西,
沉甸甸的、厚重深沉的味道,
不是仿得多真多像就能代替的。
作为鲁西名胜,
帝王将相,文人墨客,
纷纷抒写他的巍峨。
清康熙四次登楼题匾:神光钟英。
乾隆九过东昌,
更是把它列为南巡三十六行宫之一。
各路文人名家纷纷留下,
珍贵的题字和楹联。
登楼望远,
四轩视野开阔,
古城尽收眼底。
雾气还未散去,
千檐万瓦灰扑扑一片,
像在诉说着古城的历史和沧桑。
东昌湖绕着古城,悠悠水声不绝,
古城连着千家万户,百姓和乐安康。
如同我的家乡博山一样,
孝妇河滋养了一方土地,
孝妇文化教会了我们善良和感恩。
我们是厚重历史的见证人和传承人。
水乡漫游,时光静静流淌,
不知不觉,心情也慢下来,
内心充盈,身体清爽。
只是这里的美食,
比起博山菜真是差太多,
黄河大鲤鱼还算不错,
值得品尝,
但绝对不要在古城里吃,
即不正宗还很贵。
住宿吃饭的话,
还是到城外找一找吧。
回程时参观了一下,
中国第一葫芦村。
这里家家户户种葫芦,
制成工艺品,已形成规模。
如同咱博山的陶瓷琉璃一样,
有一定的知名度。
只不过制作难度上,
咱的琉璃要远胜于它。
可看了那么多葫芦,
也有一点小小的心动,
因为有些葫芦大气,
有些却非常的可爱。
作为大博山爱鼓捣的文艺青年,
一定要买几个带回去,
让朋友们见识一下。
如果你来到这,
是不是也会喜欢上这些葫芦?
如同人家也喜欢咱的琉璃一样呢?
汪曾祺老先生曾说——
寻常细微之物,
常常是大千世界的缩影,
无限往往收藏于有限之中。
久居博山,
人物熟稔,风景依旧,
有时候需要走出去,
见识更广阔的山河,
遇到更多的人和事,
才能体味大千世界里的,
平凡与不平凡。
而山一程,水一程,
日夜兼程,
为生活在外奔波的博山人,
心里最爱的,
永远是自己的家乡,
那片山,
那条河,
那个人。
(完)
内容页尾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