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内容页通栏
“我和我的祖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母亲的缝纫机
鹿奉俊
在老家,我一迈进母亲住的那间南屋,目光总会被放在墙角的缝纫机所牵引,顿然,心里便有一股炉火般的温暖徐徐腾升。屈指算来,这台缝纫机走进我家已有四十多年了,它陪伴母亲近约半个世纪。如今,机身上的咖啡色漆依旧完好无损,只是镀上了一层旧时光,这些岁月时光,沿着记忆的缝隙,蹑手蹑脚地步入母亲的房间,又潜潜默默地走进我的思绪。
上世纪70年代末,我刚参加工作不久,就想给母亲买一台新缝纫机,对于月工资仅20元的我来说,可是一件非易之事。但再难也难不倒我对母亲的热爱和对全家生活充满激情,想方设法弄了一张购买缝纫机的票证,省吃俭用地攥了几个月的工资结余,父母又凑了部分钱,终于从博山百货商店买到了一台新缝纫机,了却了儿子竭尽孝道的心愿。
那时弟妹还小,父亲去外地开山劈石挣钱,整整一个冬季付出了全身心的苦力劳作。在最寒冷而漫长的季节里,父亲久久的消解着内心深处缺失带来的巨大空洞。
春天的美好,不仅仅因季节更替而致的花红柳绿所带给人的愉悦感觉,更是因为它给我们家带来了新的希望。当母亲每次去池上赵家学习缝纫技术返回家中,看到自己家里那台崭新的缝纫机时,母亲流下了眼泪,泪水里流淌着幸福,更多的却是心酸,年幼贪玩的弟妹们已忘记了当年母亲的模样。
每当周末我回家,特别是在冬天的农闲时日,我最喜欢听的心曲莫过于母亲踩缝纫机而发出的“嗒嗒”之声了。那一刻,屋外白雪纷飞,屋内炉火正旺;那一刻,母亲是勤劳的,更是温柔的;那一刻,母亲坚毅而纯朴的嘴唇紧抿着不说一句话;平时挺得笔直的身子,微倾在缝纫机上,专心致志给家人做东西。一家六口人,大到棉衣罩衫,小到鞋帮鞋垫,件件都是母亲伏在机上一针一线做出来的。
在母亲脚踩缝纫机的“嗒嗒嗒”声中,我们渐渐长大,离家工作,结婚育子,是母亲为我们长大成人、成家立业,拼尽了全部心力耗费了她大半生的艰辛时光。新世纪初,我将父母搬到张店安家,离开老家柴院土屋的那一天,母亲曾犹豫,要不要把缝纫机送人。母亲告诉我,他站在空空荡荡的院子里,房门大开,野蛮的山风任意进入。这个曾经有那么多温暖的地方,如今却被轻飘飘的空气独霸了,母亲有些懵了,母亲不知该给谁说这些心里话:“你们曾爬上爬下的布沙发没有了,冬天腌菜的那口大缸没有了,曾一次驮着你们三个的单脚车没有了,踮着小脚把你们带大的老奶奶没有了,忍着胃痛曾多次杀鸡犒劳你们的五爷爷没有了,只剩下了这台缝纫机陪伴着我和你爹了!”
我似乎看见当时的母亲,身体一点点矮下去。母亲站在那里,闭着眼睛,喃喃自语了好久,好久。
母亲不再犹豫,干脆果断的就把这台缝纫机放在了南屋墙角……好日不敢回忆,这台缝纫机在给母亲的双脚下曾给家人带来的所有幸福时光。
如今,我已六十有余,在心里我悄悄曾对自己说过无数次:多么想再听听母亲踩缝纫机的声音啊。可我知道,如今这台缝纫机,只能是一个摆设了。母亲老了,眼也花了,花到了再也无力使用它了。但是,它的存在,就是我的幸福,就是我对母亲满满的思念......
内容页尾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