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五老峪传说演义(15)——功德圆满返仙界 五老精神世代传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博山头条 / 正文

内容页通栏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五老峪传说演义(15)——功德圆满返仙界 五老精神世代传

原创 成龙之龙2019/07/25 09:09:29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 作者:谢昕木 396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第十五回

功德圆满返仙界    五老精神世代传


上回说到火老的贩运队众人从颜文姜祠出来,逛完博山后回到山头,发现寄存物品的伊玉豪的店门紧闭,存放在店门口的物品也不见了踪影,都大吃一惊,以为被人骗了。

众人正在诧异,只见伊玉豪的店伙计推着所存车辆先后来到店门外,车上分别装满碗、盘、盆、碟等瓷器和珠子、花球、花瓶、鱼缸等琉璃料器。上前一问才知就里,一个个感激万分,道谢不止。

众人随店伙计来到客厅,见火老正与伊玉豪叙谈,方知火老不一起游览博山的缘由。

伊玉豪吩咐店伙计分别与各车主结算买卖货物的银两,由于是从各厂以出厂价进货,带来的山货所卖银两都盈余了不少。伊老板在饭店招待了众人。席间虽然菜蔬丰盛,却是以茶代酒。伊玉豪端着茶杯说道:“席间无酒非伊某吝啬,实乃诸位出门在外的人不宜饮酒。因为饮酒误事甚至送命的惨痛教训历历在目,尚请诸位谅解。”

火老对众人说道:“伊老板此番教诲使我等终身受益,自当铭记不忘,贩运途中严禁饮酒。”

一行人辞别伊玉豪和他的店伙计来到八陡,店掌柜已经帮他们卖掉了留在店里的山货并且派伙计到矿上购买了上好煤炭。

火老说道:“大家既然从家里运来的山货已经全部卖完,要贩运到蒙阴的货物又购买妥当,现在刚过午时,我等不如马上启程,天黑前到达东瓦峪,把车辆和货物寄存下,回家准备些干粮,明日早晨和去卖木制工具的人员一起出发到蒙阴去,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众人一致赞成,于是一行人告别店主踏上了南行的路程。

前面说到蛟龙岭前七后八,说的是岭南的陡坡路有七里长,岭后的陡坡路有八里长。

一行人互相帮衬着来到岭上来不及休息就顺着下坡路一气到了谢家店,接着便是一路慢上坡经过郑家庄、夏庄来到了东瓦峪,找了一家院子宽大的人家寄存下货物各自回家准备去了。

第二天卯牌时分,一支庞大的贩运队伍推着独轮木车,运载着木老和他的木器加工组打造的播种用的耩子、从水井里提水用的辘轳、纺线用的纺车等木制用品和火老带队从八陡、窑广、山头采购的日用陶瓷琉璃器皿浩浩荡荡地踏上了通往蒙阴县的大路。

那时候通往蒙阴的路是要经过水泉峪、草埠、张家庄、野店一线的。大队人马迤逦过了水泉峪、董家庄向前进发。来到一处山谷,只见大路两边山坡上怪石嶙峋,密密的松树遮天蔽日。火老说:“此处恐有土匪出没,众人必须提高警惕,使足劲推车前进,赶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就听一棒铜锣响处,一伙手持刀枪剑戟的土匪挡住了去路,再往两边山上看时,一个个彪形大汉跟前摆放了大批檑木砲石。

为首的土匪骑一匹高头大马,手持一把大铡刀高声唱道:“此树是我栽,此路是我开。若要从此过,留下买路财。”

木学武才要打马向前,被火老拦住了。火老来到队伍前面对土匪头子说道:“请问这位壮士尊姓大名?”土匪头子说道:“俺乃震三山仇万里是也。你这老头倒也面善,敢问尔等是何方客商?你又是谁?”

火老正要回答,木学武打马向前高叫道:“你们这些强人连武艺超群、神通广大的火老火炎子焱都不认识,真是有眼无珠。我们都是五老峪和周边村庄的老百姓,正要贩运货物到蒙阴县城去卖,别说身上没钱,就是有钱也不会拱手相送。”

“你们就是联合战胜倭寇的四寨之一五老峪寨周边的村民吗?”土匪头子颤声问道。

“正是。如若速速闪开,尚可饶汝等不死;否则休怪本大爷不客气。”木学武声若洪钟。

匪首仇万里疾忙扔掉手中大铡刀滚鞍下马跪在平地口中说道:“小人有眼无珠,不知众位英雄驾到,适才多有冒犯,尚请海涵。鄙寨离此不远,烦请众位赏光到山寨吃了午饭再走。”其他匪徒也都扔了手中兵器跪倒请罪。

火老高声道:“既如此众位请起,我等还要赶路就不上山了。看诸位也是有情有义的汉子,不妨做些自食其力的营生,千万不要再干这伤天害理的剪径勾当了。”

仇万里站起身来两手抱拳说道:“火老教训的是,只是当地官府横征暴敛,乡中土豪劣绅欺压良善,霸占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田地、产业,我等才走上这条不归路的。我们这就回去团结更多的人打倒恶霸,夺回土地,过安分守己的平民生活。”说完,一声口哨,众土匪拱手站立两旁目送火老的贩运队伍走远后带队回山去了。

火老带队继续向前,午时刚到,来到一座山下,木学武打马来到火老跟前对火老说:“火老请看,这山脚下的断崖处露出的石层夹杂的黑色物质好像我们在黑山见到的东西,莫非此处也有煤炭?

火老定睛看了一会儿说:“煤炭是古代高等植物的残骸经过在沼泽或浅海漫长的分解、被覆盖、被地壳挤压过程中形成的,后来经过一次次的沧海桑田变迁和一次次的造山运动,一个个煤田出现了。煤炭在地下被挤压在若干石层之间,埋藏深度不一,有的只被覆盖了一层薄薄的泥沙,有的被深埋在地下几百丈的岩层中。我们现在看到的应该是从地下斜伸到山边断层的‘炭苗子。’至于这里的炭有多少层,厚度是多少,我们不是内行一概不知,就是要开采也要请行家勘探、设计方可。留作后来人去解决吧。”说着一行人来到一个叫草埠的村庄,在路旁一处饭店打尖。

店家招呼众人落座后说道:“各位客官一路辛苦,本店有可以解乏的好酒,请问要几壶?”

火老自然是不便明言不喝酒的原因,委婉地说:“多谢店家美意,我们贩运货物的庄稼人没有喝得起酒的盘缠,来一摞煎饼、每人两棵大葱一碗开水即可。”店家听了老大不愿意,再看这些客人也确实没有油水可捞,只好耷拉着脸吩咐店小二照办。

火老一行匆匆吃完午饭结完账后启程向住宿目的地张家庄进发。一路无话,众人互相帮衬着,酉牌时分到了张家庄一家客店住下。店家吩咐伙计放好独轮车、喂上火老和木学武骑乘的马匹,然后招呼一行人分四桌坐下后说道:“我看众位也是行脚之人,走了一天的路喝点酒是必须的,小店虽然不大,可是杜康、刘伶醉、十里香等好酒任凭选择,不知客官要什么酒?”

火老说:“我等只是贩运些土产到蒙阴去换些山货的小本生意人,身上只有微薄盘川,一些粗茶淡饭足矣。”店老板看看各人打扮确实不像有银两的样子,心中老大的失望又无可奈何,打消了用蒙汗药麻翻众人实施抢劫的念头。

火老催促众人吃完饭用热水洗了脚,安排两人一组轮流值宿后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贩运队伍卯时起床,吃罢早饭后又上路了。走到午时,来到一家路边店,众人才要进店吃午饭被火老拦住了,因为火老看那店外幌子上“野店”两个大字十分不舒服,又见店内店外的人一个个伸头探脑,不怀好意,便催促队伍前行。又走出大约五里路,一个个累得张口气喘,饿得头晕眼花。看看前不巴村,后不近店,众人商议就地休息,吃些随身携带的干粮,喝些山泉水补充体力。来到一片树林,大家分成三组,把独轮车分别围成三个品字形圆圈,各组人背靠背坐好后吃起了野餐。

一路无话,掌灯时分一行人来到蒙阴县城找客店住下。因为是初次卖东西,大家心里都没有底,决定向店老板打听行情。晚饭毕,火老与木学武刚要去拜会店老板,只见门帘开处,一位头戴毡帽,上身穿蓝布马褂的大汉进门便拜,口说:“救命恩人在上,受小人一拜。”

火老忙上前搀起来人说道:“先生此言,不知从何说起?”来人说:“小人姓重名生,过去因做买卖赔光了家当,寻了短见。被您和您的人巡医遇见,救了小人一命。传授小人《波罗密多心经》,开导小人东山再起,我才燃起了继续活下去的希望。经过几年打拼,开起了这家客栈。不知恩人缘何到此?”

火老首先表示祝贺,然后将贩运一事说了一遍。店主重生说道:“如今市面上有批发和零售两种买卖方式,零售价格虽然高于批发,但是如果没有自己的店面,销售成本太高。不如我先让朋友帮忙,盘下众位运来的货物,再买上蒙阴当地特产回去贩卖。如此往返都有赚头岂不为美,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火老说:“如此甚好,拜托了。”

第二天重掌柜派伙计邀请几个商行掌柜来到客栈,把货物按批发价分派完毕,接着带领众人到几家售卖蒙阴土特产的商场购买了沂蒙全蝎、柿子、板栗、野蘑菇、天麻、蒙山参、灵芝、紫草等食材和药品。由于客栈老板重生全程陪伴干预,整个交易过程价格公平,质量保证,十分顺利。

火老带领贩运队伍于博山、蒙阴间往返贩运了几趟,用积累了的银钱在两地分别设立了贸易商行,买卖越做越大,有效地改善了五老峪及周边村庄人民的生活。


话说凌霄殿上的玉皇大帝自从改革以来遇到种种阻力,困难重重,时常感到力不从心。这一日正在早朝议事,忽然一阵心血来潮,开口问道:“禹王大禹、财神赵公明、木匠祖师公输班、天师张道陵、医圣张仲景下凡多久了?”太白金星出班奏道:“启禀玉帝,天上一日,凡间就是一年,小神算来五位神仙分别以金鍂子鑫、木林子森、水沝子淼、火炎子焱、土圭子垚化名下凡到五行峪已经八十多年了,五位神仙虽然原本是不老之身,但是自从被取消仙籍后长生自然无从谈起,如今他们饮用的泉水旁碧霞赠送的两棵泰山千年何首乌又被盗挖,又加上终日奔波操劳,身体日渐消瘦。以小神愚见不如及早召回天庭另行安排。”

玉帝听罢动了恻隐之心,开金口道:“多亏爱卿提醒,爱卿可立即前往传我旨意,召回五位神仙。”

金星领了圣旨趁私塾学生回家吃午饭之际来到五行山庄,五老迎接来到议事厅,金星宣读玉帝圣旨:“奉天承运,玉帝诏曰:五位仙卿自愿脱仙籍下凡以来,兢兢业业造福苍生,精神可嘉。今闻尔等脱去仙籍后虽然身居福地,但是凡人无法长生,朕躬着实不忍,今着太白金星迎请众爱卿重返天庭,恢复原职。钦此。”

五老虽然不舍,但是知道玉帝旨意是不可抗拒的。待要与村民告别,又怕节外生枝,只好写下一封告别书信,随金星腾云驾雾返回天庭去了。

按下太白金星引领五老回天复命不提,单说跟学生一起回家吃午饭的火学文吃完饭正要返回学校,忽见五行山庄上空一道白光导引着五朵祥云冉冉升起向天上飘去,疾忙跑到五行山庄,遍寻不见五老踪影。只见书桌上有一封书信,急忙展开看时,信中写道:

众位高邻:老朽金鍂子鑫等不辞而别,事出有因,实出无奈,其中缘由,碍难相告,海涵为盼。

临别涕零,万语千言,罄竹难书,化繁为简:

众高邻初迁五行峪时执意将其更名为五老峪,此名已经叫惯了,我等不便强人所难将其改回五行峪,可沿袭叫下去。

众高邻初迁来时分别以金、木、水、火、土五行为姓,当时不便强辞。如今我等与众位永别,唯望众高邻立即恢复本来姓、名、字,不得惶惑。

村庄东侧山岭上居住的玉石姑娘,其实是玉皇大帝身旁掌扇玉女下界守护这柄五行八卦乾坤地理扇化成的五行峪的,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早已幻化成你们早就知道的娘娘石,玉女的元神今后就不再以民妇出现,万望好生保护,不得使其受丝毫损伤。

父慈子更孝,兄友弟益恭。婆媳如母女,妯娌赛姊妹。如此之家必然兴旺发达,福祚绵长。乡亲之间须以仁、义、礼、智、信坦诚相待,和睦相处,戮力齐心,合作共赢。

开源节流重在开源,无源之水,焉有不竭?无本之木,岂能不枯?山河虽美,贵在保养;物产虽丰,贵在更新。内联虽然重要,更要外引。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凡人最怕黄、赌、毒,一旦沾染,倾家荡产,万劫不复,必须严防死守,不让其有可乘之机。

凡人难避酒、色、财、气四象。酒香夺志,色满销魂,财迷心窍,气断江山,此过犹不及之谓也。须知饮酒不醉是英豪,恋色不迷最为高;不义之财不可取,有气不生气自消。

一代代勤劳、善良、勇敢、顽强地生活下去,五老峪的山河会更加壮丽,五老峪村会更加繁荣富强。

这时,得到消息的乡亲们齐聚五行山庄,听火学文高声朗读完五老留下的临别赠言,齐声望空祝祷曰:“五老教诲我等自当铭记肺腑,没齿难忘,请勿牵挂。”

一次次世事变迁,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式的闭塞生产生活模式不复存在,一代代五老峪儿女,或扎根故土,干事创业;或走出大山,走出山东,走向世界。

五位老人走了,他们的事迹一代代流传。

五位老人走了,他们的精神被五老峪人继承并且发扬光大。一代代勤劳、勇敢的五老峪人通过艰苦卓绝的辛勤劳动,使得五老峪的山山水水越来越美丽,使得五老峪人民生活越来越美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五老峪人在各届村支部、村委领导班子带领下,取得了改天换地的一个个胜利。

尤其是近几年来,市、区、镇各级党委和政府对五老峪的生态建设一直挂在心上。通过市林业局规划扶持,由山东金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五仙胜境森林公园正在紧张施工。山东博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在五百多亩土地上载重了稀有果树、种植了绿色无公害蔬菜。上级政策的支持、村两委领导的努力,五老峪村民得到了实惠,提高了生活水平。

离开五老峪的路上,我一步三回头,深情地把故乡张望。再见,生我养我的故土。再见,我魂绕梦牵的地方。




后    记


《五老峪传说演义》历经多年从传说回忆、积累素材,于一年半前开始打腹稿、拟定编写提纲、目录到着手编写,终于付梓。

整个编写过程在纠结中度过:

一、书名应该叫什么?叫《五老峪传说》,但是传说又只能写几个简短的小豆腐块。叫《五老峪传说演义》又好像体裁有点怪。经过反复考量,想到罗贯中的《三国志演义》就是在陈寿的《三国志》基础上加入大量野史、以及起辅佐作用的人和事编写而成的。志可以演义,传说当然也可以演义,于是就开始演义了,谁知演义起来一发不可收拾。经过一番东拉西扯、旁征博引、合理想象,最后完全改变了书名的本来内涵,成了以神话为主的一个个故事。

二、书中故事情节有些不是古为今用,而是今冠古戴,也就是说把现代五老峪历代领导带领村民做出的贡献安到了五老及五老峪的先民身上。之所以如此,因为自己少小离家,五十多年来不常回家,所以一代代村领导人带领家乡的父老乡亲改变家乡面貌的成果虽然目睹不少,而具体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事件的起因,发生、发展、结果及其影响)几乎一无所知,写起来不免心虚,于是干脆把今人的功劳记到了五老及五老峪的先民们身上。在此,衷心祈求历代领导和广大父老乡亲谅解。

三、由于要以五老峪传说为基础编写这本《五老峪传说演义》,常在村里转悠,还到几十年都没有去过的村南山山水水欣赏、寻找灵感。第一次静下心来感受五老峪今昔,个人认为变化年年有,今朝更明显。

本书文体应该以绘声绘色的细腻的描写为主,叵耐本人早年多写议论文,退休后又写了一年校志,因此无论怎么努力都写得不伦不类,而且越想写好反而越糟糕,马良又吝借神笔,只好作罢,敬请读者海涵。

本书写完之后细细读来,总有“瘦骨嶙峋”之嫌,能写一部几十万字巨著的材料只拼凑了不到十万字,待要使其丰满又因年老体弱力不从心,只好抱憾作罢。

五老峪村人杰地灵,饱学之士辈出,倘若拙作能够成为引玉之砖,有更多更好的介绍五老峪的作品问世,吾愿足矣。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乡亲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得到了著名作曲家秦克新先生及文学家王在玉先生的热情支持和帮助,族兄、恩师政模多次过问编写情况,强调编写要点。在此一并敬表谢忱。


谢曦亭

公元2017年9月


已有0人点赞

内容页尾部广告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