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内容页通栏
单车骑行侠高建伟318之旅第二阶段的第十六天,冒雨从波密出发,经过古乡、通麦、过了排龙到达离东久还有十公里的地方。之所以选择这里住宿,是考虑将要翻越4559米的色季拉山。如果住在排龙,上坡的路程是59公里,这样赶了一段,把上坡距离缩短到63公里,好保持体力完成翻过垭口到林芝的32公里,长途旅行必须要做到合理的分配路段,做到心中有数。这一天的行程125公里。他在川藏线上已经行进了1650公里。
沿途翻山记录
二郎山(2170米)==折多山(4298米)==高尔寺山(4412米)==剪子弯山(4659米)==卡子拉山(4718米)==海子山(4500米)==宗拉山(4150米)==拉乌山(4376米)==觉巴山(3911米)==东达山(5130米)==业拉山(4658米)==安久拉山(4475米)==
进入西藏以来,隔三差五的下雨,山上飘雪,这是未去过西藏的人容易不理解的,总以为那里没有雨水气候干燥,其实这是个误区。西藏南部,由于喜马拉雅山形成的屏障,把印度洋和孟加拉湾的暖湿气流逼到了藏南东部一带,在这里通过雅鲁藏布大峡谷进入川藏线一带,这里高山密布,大部分都在雪线以上,所以终年积雪和季节性融雪形成了多条江河,穿行于群山中的支流逐渐汇集后就形成了藏布,例如帕隆藏布,就是雅鲁藏布上游的支流。江河水分的挥发,再加上印度洋进来的暖湿气流影响,高海拔地域低温,构成形成雨雪的条件非常充分,山下是下雨,山上就变成了雪,这是自然规律。所以对于川藏线旅行除了地理知识,还应该具备一点气象常识。
今天住宿排龙门巴族自治乡,这个门巴族是生活在藏南的一个很小的民族,2010年统计人数有10561人,没有自己的文字,讲藏语,由于居住地靠近中印边境,所以是固守西南边陲的一个民族,为维护领土完整起到了极大的保护作用。
今天通过的通麦特大桥,是318国道上的一座有战略意义的通道,这是从内地进藏的重要通道,是解决通麦天险的有效途经。这一段沿线的山体土质疏松,高山滚石难以预料,且附近遍布雪山河流,一遇风雨或冰雪融化,极易发生泥石流和塌方,是亚洲第二大泥石流群。加之路窄导致错车的空间极小,故通麦、排龙一线有“死亡路段”之称,这里一有塌方,整个川藏线就会因为这里的“肠梗阻”而瘫痪,帕隆藏布,贡易藏布上都建了大桥,山体打通了隧道,通麦天险已经成为过去,现在成为道路畅通的运输线。
温湿的气候造成了山间白雾缭绕,不是有雾气升腾的景象出现,郁郁葱葱的山坡上,有时候会有一条白色的云雾穿行,有人形象的比作:大山扯了一条白云做腰带。尽管下雨,从云层间透出的亮光还是给了云雾笼罩下的大山一点装饰,明暗更加有层次,河里泛出的磷光,群山披就的翠绿,山顶茫茫的白雪,更有弥漫的云雾,这一切是那么神秘,给人以梦幻之感。
川藏线一路走来是景观大道,从波密到鲁朗的美景更是人间天堂,你可以慢点走,仔细的享受一番这大自然的构图画卷,虽然是身在地狱,但眼睛一定要看到天堂,只因为这里太美了。
看高建伟的旅行记录:
今天一早从波密出发,天就开始下雨。一天没有见到太阳。下午两点进入通麦地界雨越下越大。为了减少明天爬坡的距离,大多数骑友都选择了,继续骑行至排龙门巴族自治乡入住。因为改建原因排龙都无法入住。只能冒雨继续骑行。今天骑行一百二十公里。
内容页尾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