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内容页通栏
20180603(12)
单车骑行侠高建伟318之旅第二阶段的第十二天,历经十多个小时,行进100多公里,从海拔3877米的左贡县到了海拔4120的邦达,这一路都是在4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行进,从黑鸟记录上看,没有起伏的曲线,路线是呈斜状缓缓向上的爬升,长距离的上坡又加上逆风添乱,今天骑得很累,他自己都说“真遭罪”。
沿途翻山记录
二郎山(2170米)==折多山(4298米)==高尔寺山(4412米)==剪子弯山(4659米)==卡子拉山(4718米)==海子山(4500米)==宗拉山(4150米)==拉乌山(4376米)==觉巴山(3911米)==东达山(5130米)==
终于到了邦达。在30号走到巴塘车子出现故障后,联系了57318的热线,他们提供了修车子得到邦达服务站的信息,一直带着故障的车子,在连续翻越了宗拉山,拉乌山,觉巴山,东达山四座大山之后,今天得到了维修,在成都前后轮更换的新刹车片都磨损的不行了,直接换了新的,高山骑行,车辆的刹车系统是安全的保障。
邦达,是南北交汇要道,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川藏线上海拔最高的邦达兵站就驻守在这里。玉曲河是怒江一个支流,没有桀骜不驯的奔腾,宽阔绵柔地温顺地流淌着,养育着沿河两岸的藏族同胞,这是一条柔美之河,318国道顺着玉曲河静静地向前延伸,国道伴着玉曲河的河水蜿蜒向前。
原以为他到了邦达可以修整,现在看来这不是理想的地方,4120米的海拔,他有了高原反应,头疼的厉害,四肢疼,从电话里也听得出呼吸有些困难,这里只能短时间停留休息,明天必须的翻过业拉山垭口,下去72拐,到海拔2740的怒江桥,身体的不适才能得以消除。祈祷他明日的骑行顺利,一路平安。
2018年6月3号,是世界第一个自行车日,从18世纪末法国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自行车,十九世纪中后期自行车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末代皇帝也对这件舶来品喜爱有加,锯掉门槛方便骑车。后来的社会发展,让自行车成为了人们最普及的代步工具,中国成为了自行车大国。但是在世界自行车运动中却罕有建树,没有把它作为作为一项运动去推广,以至于在参加伊朗亚运会的时候,让外国人看到中国的运动员发达的肌肉和大块头的体格,误认为是举重运动员,在封闭的时代连怎样选拔自行车运动员都没有个正确的标准。
对于中国而言,自行车运动的兴起,也就是近十几年才被人们去认识,有了运动自行车生产的产业。那个曾经浩浩荡荡的“自行车王国”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人们对其有了时尚、运动、休闲、健身等新定位,休闲型、公路型、山地越野型等各种类型各种功能的单车出现,促生了一项运动,有了喜爱单车的“发烧友”小众人群,自行车,阅尽世间沧桑,历经岁月洗礼,虽然沉浮多年,但依然精神抖擞。
看高建伟的骑行日记:
今天一路缓上坡,下午开始刮风顶风四五级。真的遭罪。从左贡县骑行邦达镇,共骑行一百多公里。
今日骑行示意图
内容页尾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