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内容页通栏
20180531
单车骑行侠高建伟318之旅第二阶段的第九天,从芒康出发,翻越4376米高的拉乌山,过竹卡,跨过澜沧江到达觉巴村。由于前方道路塌方无法通过,只能在觉巴村的青年旅社住下,这里离觉巴山还有十六公里的路程,也正好养精蓄锐,明日翻越第九座高山。
翻越大山记录:
二郎山(2170米)==折多山(4298米)==高尔寺山(4412米)==剪子弯山(4659米)==卡子拉山(4718米)==海子山(4500米)。==宗拉山(4150米)==拉乌山(4376米)
出门在外,有时候会有巧遇的,今天在3456里程碑处竟然与淄川自驾游的一对夫妇见面了。
我和高建伟都认识的一个朋友,她淄川的朋友在川藏线上驾车旅行,她告诉他们:博山的一个朋友正在川藏线上进行单车跋涉,他们分析进程后说闹不好在路上能碰到。这次真的遇到了:在3456里程碑处,高建伟看到此碑是打扑克拖拉机的一组顺子,感觉有意思,就下车拍照,这时候,淄川这对夫妇也开车过来了,如果他们不停车,或许就擦肩而过了,而他们偏偏也想在这里拍照就停车了,看到熟悉的鲁C车牌照,双方一打招呼,老乡见老乡,旅行路上那种孤寂瞬间消失,看合影时候那开心的笑容,就知道心底的高兴劲了。自驾走得快,他们在前面所遇到的道路情况可以反馈回来,高建伟的318之旅有了探路者。
拉乌山,川藏线上的第八座高山,翻越它要爬15公里的坡,看3434里程碑的上坡道是挺陡的,这样的路要是一两公里还不怵头,每天爬几十公里,极度疲劳的情况下再让你去长距离爬坡,那可就是考验你的耐性极限了,本来嘛,人们对骑行川藏线的行为就称之为自虐。到达垭口回首看,浓密的云海是有层次的,山下的村庄清晰可见,散布在起伏的各个山坳里,河流与沟壑把各家隔离开来,有点老死不相往来的布局,也让人疑问:他们为什么不找块平整的地方做近距离的邻居呢?
过了垭口,下坡的路面是碎石遍地,路况极差,在颠簸的路上下坡,不但增加了危险系数,而且人也像做振动试验一样的感觉,似乎要把人体震散了架。慢行,慢行,这是唯一能采取的措施。
山脉是红色的,高原的植被并不茂密,树木也长不高,保持着原生态,只有那蜿蜒绵长的公路,像一条灰色的带子,弯曲的缠绕在山坡上,顺着山脊,漫山飘动的经幡,是藏族人祈祷上苍保佑的心灵寄托,与此形成对比的那一座座高耸的输电线塔,成为这里与现代社会相融合的标志,人类进步的特征就是用电来表示的。
源自唐古拉山北侧的澜沧江,本来也是清澈见底的清水河流,经过高原的红色地质地带后,高落差形成激流湍急,冲击着两岸的砂石泥土,几经涤荡,泥沙破坏了江水的清澈而浑浊,到了下游的湄公河,已经是红色的江河了。
看高建伟的旅行日记吧:
今天从西藏芒康县翻越海拔4376拉乌山。一路下坡到达如美镇的觉巴村。原打算赶到登巴村。因道路塌方。入住觉巴村。今天骑行近六十公里。
内容页尾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