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内容页通栏
我的启蒙老师
(一)
戴花要戴大红花,
骑马要骑千里马。
唱歌要唱跃进歌,
听话要听党的话。
不知为什么,每当唱起或听到这首歌,在我脑海里马上就会想起一个人,浮现出一个清淅的瘦弱的身影,他就是我的启蒙老师,这是上小学后他教给我们的第一首歌。由于他的身世太过悲凉,所以我极不愿意写出他的名字,以免打扰远在天国的他那份永远的宁静。
我的启蒙老师出身不好,他的家庭是破落地主成份。那时候我小,总也搞不懂怎么还有一个这样的成份。后来听大人们说,老师的祖上在村里是很勤劳很节俭的那种人家,经过几代人的苦心经营,到老师爷爷那一辈上已经有几十亩田地了。老师的父亲有文化,相貌魁伟,风流倜傥,曾经为村里早期中共党组织负责人之一,是本地区很有名气的教书先生,也是这个小山村第一个穿西服戴礼帽戴墨镜骑洋车的人。可是由于他不善经营,又娶了两房姨太太,祖上过下来的财产在他手中不几年就败了个净光,以至到上世纪四二年灾荒时,这个在村子里有头有脸的人物竟然没啥吃饿死了。
老师的父亲在世时,他的哥哥姐姐们有的婚嫁出门,有的参加革命当了八路军。老师的父亲去世后,小媳妇走了,只剩下老师和他的母亲相依为命艰难渡日。谁知到了土改时,他这个还算得上金玉其表却实际已是败絮其中的家庭竟然被评了个破落地主的成份。尽管老师曾附出了毕生的努力试图改变,但在我的印象里他好象最后也没有从这个成份里走出来。
兄弟姐妹中老师最小,身体也最弱,真有点弱不禁风的样子,但他上过学,大概也就是高小学历。解放后扫盲时村里让他当了扫盲老师,及至后来成立小学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小学民办教师,开始了他为之奋斗了一辈子的民办教师生涯。由于他学历低成份高所以在学校里一直就是教小学一二年级。在我八岁那年开始上学,他也就成了我的启蒙老师。那时候没有学前班,一上学就是一年级,班里学生的年龄八至十几岁的都有,我属于那种年令小身体弱且又调皮的学生,经常受大一点的孩子们欺负,于是老师那里就成了评定公理的地儿,虽然有时候也会罚站,但总起来老师那里往往就成了避风港保护伞,所以从心底里对他萌生出一种特殊的感情来。
大概在我们上三年级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学生开始造老师的反,虽然这时候还没有停课,但老师已经很难控制课堂秩序了。有时老师正讲着课,那些大孩子们便开始起哄,学着大人的样子开批判会。学习毛主席语录也是有针对性的,朝着老师的软肋学,大家齐声朗读:地主阶级对于农民的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迫使农民多次的举行起义……。这时候的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已经不是老师了,他是地主的狗崽子,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对象,于是对地主阶级的刻骨仇恨便要发泄到他身上,有些大一点的孩子有时竟然对老师动起手来。有一次一个十几岁的学生一砖头就打破了老师的腿,鲜血直流,致使老师瘸了好几天。每当这时,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总感到一种莫名的悲哀,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也讲不出什么道理来,但总有那么一种郁闷彷徨怜悯等复杂的情感在涌动。
除了学生无法管理乱作一团外,老师在教师队伍中的境遇也不容乐观甚至是相当的糟糕,同事们大都是根红苗正的贫下中农后代,他所得到的除了讥讽排挤呵斥以外就是白眼。他没有朋友,没有知己,没有相好。他生活在苦闷、哀叹、迷茫和屈辱中。这种折磨大约或轻或重地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在那段时间里,很少见过他有笑容,甚至从未见他昂首挺胸阔步前进展示男人阳刚之气的那样走过路,他总是佝偻着身子走路象在思考什么问题,很少主动地与别人打招乎。
从那时候我就发现,当一个人不得志,处在人生低谷的时候,周围的人就象看见了传染病患者一样躲着他,好象生怕沾了邪气,晦了好运一样。而这个人自己也不敢和人家交流,不管是看得起还是看不起他的人,他都不敢去理会。因为他常常的受伤,其戒备的心理犹为严重。这时候,在他周围的人群中,不欺负他就已经算是好人了。而一旦有人得了势,周围的人便象苍蝇嗅到血腥味一般地哄了过来,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全都跑来献殷勤。即便是以前有过梁子,甚至是暗地里骂过人家的人也还腆着个笑脸去往人家的冷屁股上硬贴。我想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世态炎凉吧。
内容页尾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