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专题 / 王建峰 作品辑

王建峰 作品辑

3998

王建峰 作品辑

  • 妹妹(二)

    果然,在第二天的早晨吃过早饭后,一霎霎功夫就见不到她了。

  • 妹妹(一)

    我有两个亲妹妹,一个叫萍,一个叫芳。虽然她们都小我十几岁,但我们兄妹之间的关系非常的融洽,很和的来。她们都很聪明勤奋,小日子过得都挺滋润的,所以也基本不用我这个当大哥的去操心。而今天我要说的并不是她们

  • 杨峪的故事(二)

    尚家峪水库在尚家井向上三百米处,集几条山嵧之水,碧波荡漾,周围高山携带着满山林木的倒影一齐投入到水库中来,拥挤着很是好看。

  • 杨峪的故事(一)

    扒拉一下杨峪的故事早就在我的心中想了许久了。仅管前边曾来过多少次,却一直没有机会去细细的捋一捋。庚子处暑后的第二天,也是入秋以来稍维算是凉快的一天,应同学李绪本之邀,我又一次来到了这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 博山人在壶口瀑布-黄河大合唱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 走进王家大院

    2020年7月28日,我随颜山旅行社组团来到了山西王家大院。由山西的旅游公司派来的导游小董告诉我们:这是今年疫情后这里接待的第一批山东游客,今天由山东发往这里的一共有80辆旅游大巴车。我们乘坐的是从博

  • 复仇(小小说)

    故事发生在民国时期的一个小县城里。

  • 奶奶

    奶奶十四岁就来到我们家,叫做“童养媳”,那时候不兴分家,好几代在一个锅里摸勺子。

  • 上吊(小小说)

    将吃晚饭的时候,妻突然小声地告诉我:“听说了吗?立子吊杀了!”

  • @博山人,您还记得只有煎饼吃的日子吗?

    煎饼,是早前农村的主食,大家一年到头过的就是煎饼日子。人口多的办不下饭来就吃窝头,秋后开始吃地瓜一冬不兴变样的。那时候家家有磨户户有鏊子,家里的女人除了围着磨道转就是围了鏊子转。女孩子学饭食摊煎饼是必

  • 蚊子草——火绳熏烟香,用过的博山人都老了

    那日清晨与妻散步来到南岭。看着草长莺飞的夏日景色,想着小时候这里的薄板台上流着清清的泉水,口渴了用手轻轻的捧起来喝一口清凉甘甜好不惬意。那时候山上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夏天割草,秋天刨草根刨楂子头,草根

  • 蒲公英——博山人的婆婆丁

    从春天开始,满山满峪的婆婆丁便出土发芽长叶,然后开出了一朵一朵黄色的花。它长满了堰边路旁田野果园,其生命力极强,尽管人们一年一年的挖,它仍然一年一年的长,茁壮茂盛,没有穷尽。

  • 登松子崖——博山镇第二高山

    登山赏景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既锻炼了身体,又饱览了美丽的大好河山,何乐而不为呢?所以只要有时间,我是一定要去登高望远的,无论春夏秋冬从不间断。

  • 游黄山谒梁漱溟墓

    四月的一个周末,在表弟表妹们的陪同下,我和妻来到了邹平黄山,从黄山广场开始,与这座邹平的名山进行了一次虽然短时间却是零距离的接触。

  • 鼻子态——这个名字有点怪!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来到了鼻子态。

  • 探奇老猫窝(二)

    回来的路上,我从十亩岭、大东顶南、北两坡几个方向对小寨山鸟瞰,越看越觉得《谢家店小寨山》一文中的附图有可能有问题,回家后便与作者郑贵尧老师通话进行了请教、探讨和论证,争取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来。

  • 探奇老猫窝(一)

    最早知道老猫窝是从《博山山水.博山镇专集》中之《谢家店小寨山》文中看到的,根据图文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一、老猫窝高于小寨山,二、在老猫窝中可以看到小寨山。虽然早有前去一游之心,但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

  • 春雪(下)

    树上厚厚的积雪一团一团地往下掉,不时地落到头上、肩上甚至灌到脖颈里。当走出这一片山坡上的柏树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山腰上的铁路,雪后两道白色的平行线顺山势而行,伸向无尽的远方。使我想起了流传于我们这一带

  • 春雪(中)

    虽然是冰天雪地,但没有一丝风,所以一点也不冷。站在山顶上眺望。

  • 春雪(上)

    昨天晚上从劝返点值勤回家时天上开始飘起了雪花